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T213 Chapter 20 (T04.787a)《法集要頌經》〈20 瞋恚品〉

《法集要頌經》〈20 瞋恚品〉 (T04.787a)

偈頌編號

《法集要頌經》(T213)

〈20 瞋恚品〉19頌

《出曜經》(T212)

〈21 恚品〉20頌

《法句經》(T210)

〈25 忿怒品〉26頌

巴利《法句經》

1

除瞋去我慢,遠離諸煩惱,不染彼名色,冤家無有伴。

除恚去憍慢,超度諸結使,不染著名色,除有何有哉?(1)

捨恚離慢,避諸愛貪,不著名色,無為滅苦。(16)

221

2

斷恚得善眠,恚盡不懷憂,恚為毒根本,甘甜為比丘,賢聖能悉除,斷彼善眠睡。

除恚得善眠,恚盡不懷憂,恚為毒根本,苾芻為甘甜,賢聖悉能除,斷彼善眠睡。(3)

瞋斷臥安,恚滅婬憂。怒為毒本,軟意梵志,言善得譽,斷為無患。(18)

------

3

人興恚怒心,作諸不善業。後恚若得除,智火漸熾盛。

人興恚怒,作善不善,後恚已除,追念昔事,如火熾然。(4)

同志相近,詳為作惡,後別餘恚,火自燒惱。(19)

------

4

無慚復無愧,復好生瞋怒,為瞋所纏縛,如闇失明燈。

無慚無愧,復好恚怒,為瞋所纏,如冥失明。(5)

不知慚愧,無戒有怒,為怒所牽,不厭有務。(20)

------

5

彼力非為力,以恚為力者,恚為凡朽法,不知善響應。

彼力非為力,以恚為力者,恚為凡朽法,不覺善響應。(6)

6

有力近猛軍,無力退怯弱,能忍為上將,宜當忍勿羸。

有力近兵,無力近軟,夫忍為上,宜常忍羸。(7)

有力近兵,無力近軟,夫忍為上,宜常忍羸。(21)

------

7

舉眾共輕之,有力名為忍,能忍最為上,宜當懷忍羸。

舉眾輕之,有力者忍,夫忍為上,宜常忍羸。(8)

舉眾輕之,有力者忍,夫忍為上,宜常忍羸。(22)

------

8

自我與彼人,大畏不可救,如知彼瞋恚,宜滅己中瑕。

自我與彼人,大畏不可救,如知彼瞋恚,宜滅己中瑕。(9)

自我與彼,大畏有三,如知彼作,宜滅己中。(23)

------

9

俱行於二義,我忍彼亦然,如知彼瞋恚,宜忍彼中瑕。

二俱行其義,我與彼亦然,如知彼瞋恚,宜滅己中瑕。(10)

俱兩行義,我為彼教,如知彼作,宜滅己中。(24)

------

10

俱行於二義,我忍彼亦然,愚謂我無力,觀法亦復爾。

俱行二義,我為彼然,愚謂無力,觀法亦然。(11)

11

若愚勝於智,麁言及惡語,欲常得勝者,於言宜寂默。

若愚勝智,麤言惡說,欲常勝者,於言宜默。(12)

若智勝愚,麤言惡說,欲常勝者,於言宜默。(25)

------

12

常習智者教,不與愚人集,能忍穢陋言,故說忍中上。

當習智者教,不與愚者集,能忍穢漏言,故說忍中上。(13)

13

恚者不發言,處眾若屏處,人恚以熾然,終己不自覺。

恚者不發言,處眾若屏處,人恚以熾然,終已不自覺。(14)

14

諦說不瞋恚,乞者念以施,三分有定處,自然處天宮。

諦說不瞋恚,乞者念以施,三分有定處,自然處天宮。(15)

不欺不怒,意不多求,如是三事,死則上天。(5)

224

15

息意何有恚?自撿壽中明,等智定解脫,知已無有恚。

息意何有恚,自撿壽中明,等智定解脫,知已無有恚。(16)

16

若為惡意者,怒有怒果報,怒不報其怒,勝其彼鬪負。

夫為惡者,怒有怒報,怒不報怒,勝彼鬪負。(17)

夫為惡者,怒有怒報,怒不報怒,勝彼鬪負。(26)

------

17

忍辱勝於怨,善勝不善者,勝者能施善,真誠勝欺善。

忍辱勝怨,善勝不善,勝者能施,至誠勝欺。〈15 忿怒品〉(11)

忍辱勝怨,善勝不善,勝者能施,真誠勝欺。〈21 恚品〉(18)

忍辱勝恚,善勝不善,勝者能施,至誠勝欺。(4)

223

18

無恚亦不害,恒念真實行,愚者自生恚,結冤常存在。

無恚亦不害,恒念真誠行,愚者自生恚,結怨常存在。(19)

19

恚能自制斷,如止奔走車,是為善調御,去冥入光明。

恚能自制,如止奔車,是為善御,去冥入明。(20)

恚能自制,如止奔車,是為善御,棄冥入明。(3)

222

攝頌

沙門(11)及正道(12),利養(13)怨(14)憶念(15),清淨(16)水(17)兼華(18),馬(19)恚(20)為第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