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8日 星期四

新譯巴利《法句經》及句型解析:1 〈1 雙品〉(1-20)


 

1 巴利《法句經》1-20 〈1 雙品 Yamakavaggo

----------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
Manasā ce paduṭṭhena, bhāsati vā karoti vā;
Tato naṃ dukkhamanveti, cakkaṃva vahato padaṃ. (1)
諸法是心所前導的、心所主宰的、心所造的;
如果有人以汙染心而言行,
罪苦跟隨著他,就像車輪跟隨著拉車者的腳。(1)
----------
第一句的主詞是「諸法 dhammā 」,動詞「是」隱藏不現。所以第一句是「諸法是心所前導的、心所主宰的、心所造的」。
第二句為「假設語句」:「如果...,就...。」
條件句「如果...,」的主詞是單數代名詞「他、她」隱藏不現,這一句是「如果(她)他以污染的心去說或作」;痛苦就會跟著他,就像車輪跟著拉車的牛一樣。
-----------
我們要將這一首偈頌的討論集中在:諸法是...、「心所造的 manomayā」,這是代表「萬法唯心」的思想嗎?
我們看對應的漢譯:《法句經》卷1〈雙要品 9〉: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惡,
 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  車轢于轍。」(CBETA, T04, no. 210, p. 562, a13-15)。
西元224年支謙翻譯的是「心使」,而不是「為心所造」。
僧伽跋澄翻譯於西元年 383的《鞞婆沙論》翻譯作「意疾」:
「意法在前,  意妙意疾,  意為念惡,
 若說若作,  罪苦自隨,  輪道轢殺。」(CBETA, T28, no. 1547, p. 428, a1-2)
玄奘法師《本事經》翻譯為「意所使」:
「意為前導法,  意尊意所使。
 由意有染污,  故有說有行,
 苦隨此而生,  如輪因手轉。」(CBETA, T17, no. 765, p. 664, a6-8)。
義淨法師《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翻譯為「心速疾」:
「諸法心為首,  心勝心速疾;
 由心清淨故,  讚歎并身禮;
 當受勝妙樂,  如影鎮隨形」(CBETA, T23, no. 1442, p. 751, b27-29)
---------
也就是說,漢譯將相當於「心所造的 manomayā」這個字翻譯為:
  1. 心使、心所使
  2. 心疾、心速疾
為何漢譯不翻譯為「心所造的 manomayā」呢?
原來,除了巴利《法句經》之外,其他諸如梵文《法句經》、犍陀羅《法句經》和波特那《法句經》這個字是「manojavā」而不是「manomayā」。
「manojavā」的字義是「驅使」或「迅速」,剛好與漢譯相符。
--------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諸法意為導,意主意造作。
 人若染穢意,或語或〔身〕行,
苦事則隨彼,如輪隨獸足。」(CBETA, N26, no. 9, p. 13, a7-8 // PTS. Dhp. 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