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日 星期六

新譯巴利《法句經》及句型解析:227〈17 忿怒品〉(221-234)


 

227 巴利《法句經》221-234 〈17 忿怒品 Kodhavaggo〉

------
Porāṇametaṃ atula, netaṃ ajjatanāmiva;
Nindanti tuṇhimāsīnaṃ, nindanti bahubhāṇinaṃ;
Mitabhāṇimpi nindanti, natthi loke anindito. (227)
阿圖拉!
這是自古以來(即常發生)的事,不是今日才有的事。
他們責備沉默的人,他們責備多言的人,
言語適量的人也導致責備,
他們責備世間每個人。(227)
--------
此首偈頌包含七個句子:
  1. 「atula 阿圖拉」(呼格 vocative,人名,是舍衛城中一位優婆塞)。
  2. 「Porāṇametaṃ」為「Porāṇam etaṃ」。主詞為「etaṃ 這個」(單數),動詞為「hoti 是」(單數,省略),形容詞為「Porāṇam 古老的」。
  3. 「netaṃ ajjatanāmiva」、「na etaṃ ajjatanām iva」。「iva 僅是」(此處用 iiva 代替 eva),主詞為「etaṃ 這個」(單數),動詞為「hoti 是」(單數,省略),「na hoti 不是」,形容詞為「ajjatanām 今日的」。
  4. 「Nindanti tuṇhimāsīnaṃ」。主詞為「te 他們」(複數),動詞為「Nindanti 責罵、責備、羞辱」(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受詞為「tuṇhimāsīnaṃ 坐而不言的人」。
  5. 「nindanti bahubhāṇinaṃ」。主詞為「te 他們」(複數),動詞為「Nindanti 責罵、責備、羞辱」(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受詞為「bahubhāṇinaṃ 多言的人」。
  6. 「Mitabhāṇimpi nindanti」。主詞為「te 他們」(複數),動詞為「Nindanti 責罵、責備、羞辱」(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受詞為「Mitabhāṇinaṃ 說話適量、不長不短的人」,「pi 也」。
  7. 「natthi loke anindito」。主詞為「anindito 不該責罵的人、不被責罵的人」(單數),動詞為「na 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副詞為「loke 於世間上」(位格)。此句為「他們責備世間每個人」(世上不存在不被責罵的人)。
-------
《法句經》卷2〈忿怒品 25〉:
「人相謗毀,自古至今,既毀多言, 
 又毀訥[6]忍,亦毀中和,世無不毀,」(CBETA, T04, no. 210, p. 568, a14-16)[6]忍=訒【宋】【元】【明】,=認【聖】。。
《出曜經》卷16〈忿怒品 15〉:
「人相謗毀,自古至今,既毀多言,
 又毀訥訒,亦毀中和,世無不毀。」(CBETA, T04, no. 212, p. 695, c16-17)
《出曜經》卷26〈䨥要品 30〉:
「或有寂然罵,或有在眾罵,
 或有未聲罵,世無有不罵。」(CBETA, T04, no. 212, p. 751, c24-25)
《法集要頌經》卷2〈怨家品 14〉:
「眾相共毀謗,各發恚怒聲,
 歡心平等忍,此忍最無比。」(CBETA, T04, no. 213, p. 784, a22-23)
《法集要頌經》卷3〈相應品 29〉:
「或有寂然罵,或有在眾罵,
 或有未聲罵,世無不罵者。」(CBETA, T04, no. 213, p. 793, c23-25)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9 相應品〉,Uv 29.45。
----------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阿托羅〔優婆塞〕應知!
此非今日始,由古來即然,
默然被人誹,多言被人誹,寡言被人誹,
不為誹謗者,是世極少有。」(CBETA, N26, no. 9, p. 36, a4-5 // PTS. Dhp. 3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