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T212 Chapter 27 (T04.730c)《出曜經》〈27 泥洹品〉

《出曜經》〈27 泥洹品〉 (T04.730c)

偈次

《出曜經》(T212)

〈27 泥洹品〉30頌

《法集要頌經》(T213)

〈26 圓寂品〉35頌

《法句經》(T210)

〈36 泥洹品〉36頌

1

如龜藏其六,比丘攝意想,無倚無害彼,滅度無言說。

如龜藏其六,苾芻攝意想,無倚無害彼,圓寂無言說。(1)

2

忍辱為第一,佛說泥洹最,不以懷煩熱,害彼為沙門。

忍辱第一道,佛說圓寂最,不以懷煩熱,害彼為沙門。(2)

觀行忍第一,佛說泥洹最,捨罪作沙門,無嬈害於彼。〈22 述佛品〉(9)

忍為最自守,泥洹佛稱上,捨家不犯戒,息心無所害。〈36 泥洹品〉(1)

3

言當莫麤獷,所說應辯才,少聞共論難,反受彼屈伏。

言當莫麁獷,所說應辯才,少聞其論難,反受彼屈伏。(3)

不當麤言,言當畏報,惡往禍來,刀杖歸軀。〈18 刀杖品〉(3)

4

數自興煩惱,猶彼器敗壞,生死數流轉,長沒無出期。

數自興煩惱,猶彼器敗壞,生死數流轉,長沒無出期。(4)

5

若不自煩惱,猶器完牢具,如是至泥洹,永無塵垢翳。

若不自煩惱,猶器完牢具,如是至圓寂,永無諸塵翳。(5)

6

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知親第一友,泥洹第一樂。

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知親第一友,圓寂第一樂。(6)

無病最利,知足最富,厚為最友,泥洹最快。(2)

7

飢為第一患,行為第一苦,如實知此者,泥洹第一樂。

飢為第一患,行為第一苦,如實知此者,圓寂第一樂。(7)

飢為大病,行為最苦,已諦知此,泥洹最樂。(3)

8

趣善之徒少,趣惡之徒多,如實知此者,速求於泥洹。

趣善之徒少,趣惡之徒多,如實知此者,速求於圓寂。(10)

少往善道,趣惡道多,如諦知此,泥洹最安。(4)

9

有因生善處,有緣生惡趣,有緣般泥洹,如斯皆有緣。

有緣生善處,有緣生惡趣,有緣般涅槃,如斯皆有緣。(11)

從因生善,從因墮惡,由因泥洹,所緣亦然。(5)

10

鹿歸於野,鳥歸虛空,義歸分別,真人歸滅。

鹿歸於田野,鳥歸於虛空,義歸於分別,真人歸寂滅。(12)

麋鹿依野,鳥依虛空,法歸分別,真人歸滅。(6)

11

不以懈怠意,怯弱有所至,欲求至泥洹,焚燒諸縛著。

不以懈怠意,怯弱有所至,欲求於圓寂,焚燒諸縛著。(13)

12

比丘速抒船,以抒便當輕,永斷貪欲情,然後至泥洹。

苾芻速杼船,以杼便當輕,求斷貪欲情,然後至圓寂。(14)

比丘戽船,中虛則輕,除婬怒癡,是為泥洹。〈34 沙門品〉(9)

13

我有本以無,本有我今無,非無亦非有,如今不可獲。

我有本以無,本有我今無,非無亦非有,如今不可獲。(15)

始無如不,始不如無,是為無得,亦無有思。(7)

14

難見諦不動,善觀而分別,當察愛盡原,是謂名苦際。

難見諦不動,善觀而不動,當察愛盡源,是謂名業際。(16)

心難見,習可覩,覺欲者,乃具見,無所樂,為苦際。(8)

15

斷愛除其欲,竭河無流兆,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

斷愛除其欲,竭河無流兆,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17)

在愛欲,為增痛,明不染,靜能御,無所近,為苦際。(9)

16

見而實而見,聞而實而聞,知而實而知,是謂名苦際。

見有見,聞有聞,念有念,識有識,覩無著,亦無識,一切捨,為得際(10)

17

伊寧彌泥,陀俾陀羅俾,一切毘羅梨,是謂名苦際。

18

摩屑姤屑,(僧貰磨,)一切毘羅梨,是謂名苦際。

19

無身滅其想,諸痛得清涼,眾行永休息,識想不復興,是謂名苦際。

無身滅其想,諸痛得清涼,眾行永止息,識想不復興,如實知此者,是謂名苦際。(18)

除身想,滅痛行,識已盡,為苦竟。(11)

20

有依便有動,有動便無滅,…能滅此者唯有泥洹之道也。

住動虛則靜,非近非有樂,無動得輕安,靜乃獲圓寂。(19)

猗則動,虛則靜;動非近,非有樂;樂無近,為得寂;寂已寂,已往來。(12)

亦不由往來,往來絕生滅,老死煩惱除,斷苦獲圓寂。(20)

吾已無往來,不去而不來,不沒不復生,此際名圓寂。(21)

來往斷,無生死,生死斷,無此彼,此彼斷,為兩滅,滅無餘,為苦際。(13)

21

或有比丘有生、有實、有為,或有比丘無生、無實、無為,…如來終不說滅盡泥洹之樂。

苾芻有世生,有造無作行,有無生無有,無作無所行。(25)

比丘有世生,有有有作行,有無生無有,無作無所行。(14)

22

知生之本末,有為知無為,生老所纏裹,衰者甚難制。

智生之本末,有為知無為,生死所纏縛,縛者而難制。(22)

從食因緣有,從食致憂樂,而此要滅者,諸苦法已盡。(28)

從食因緣有,從食致憂樂,而此要滅者,無復念行迹,諸苦法已盡,行滅湛然安。(18)

23

非食命不濟,孰能不搏食?夫立食為先,知是不宜嫉。〈14 利養品〉(17)

非食命不濟,孰能不摶食?夫立食為先,然後乃至道。〈27 泥洹品〉(23)

非食命不濟,孰能不搏食?夫立食為先,然後乃至道。(29)

非食命不濟,孰能不搏食?夫立食為先,知是不宜嫉。〈33 利養品〉(18)

24

地種及水火,是時風無吹,光焰所不照,亦不見其實。

地種及水火,是時風無吹,光焰所不照,亦不見其實。(30)

25

非月非有光,非日非有明,審諦觀此者,乃應梵志行。

非月非有光,非日非有照,審諦觀此者,乃應真圓寂,端正色從容,得脫一切苦,非色非無色,得脫第一苦。(31)

比丘吾已知,無復諸入地,無有虛空入,無諸入用入。(19)

無想不想入,無今世後世,亦無日月想,無往無所懸。(20)

26

端正色從容,得脫一切苦,非色非不色,得脫一切苦。

(31)

如是像無像,苦樂為已解,所見不復恐,無言言無疑。(22)

27

究竟不恐懼,越縛無狐疑,未斷有欲刺,豈知身為患?

究竟不恐懼,越縛無狐疑,未斷有欲刺,豈知身為患?(32)

28

所謂究竟者,息跡為第一,盡斷諸想著,文句不錯謬。

所謂究竟者,圓寂為第一,盡斷諸想著,文句不錯謬。(33)

29

知節不知節,最勝捨有行,內自思惟行,如卵壞其膜。

知節不知節,最勝捨有行,內自思惟行,如卵壞其膜。(34)

30

眾施法施勝,眾樂法樂上,眾力忍力最,愛盡苦諦妙。

眾施法施勝,眾樂法樂上,眾力忍力最,愛盡圓寂樂。(35)

眾施經施勝,眾味道味勝,眾樂法樂勝,愛盡勝眾苦。〈32 愛欲品〉(24)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T212 Chapter 26 (T04.727b)《出曜經》〈26 親品〉

《出曜經》〈26 親品〉 (T04.727b)

偈次

《出曜經》(T212)

〈26 親品〉20頌

《法集要頌經》(T213)

〈25 善友品〉21頌

《法句經》(T210)

〈13 愚闇品〉16頌

1

無信懷憎嫉,鬪亂彼此人,智者所屏棄,愚習以為樂。

無信懷憎嫉,鬪亂彼此人,智者所棄嫌,愚習以為樂。(1)

2

有信無憎嫉,精進信多聞,智者所敬待,賢聖以為樂。

有信無憎嫉,精進信多聞,智者所敬待,賢聖以為樂。(2)

3

不親惡知識,不與非法會,親近善知識,恒與正法會。

不親惡知識,不與非法會,親近善知識,恒與正法會。(3)

常避無義,不親愚人,思從賢友,狎附上士。〈14 明哲品〉(4)

4

行路念防慮,持戒多聞人,思慮無量境,聞彼善言教,各各知差別。

行路念防慮,持戒多聞人,思慮無量境,聞彼善言教,各各知差別。(4)

5

近惡自陷溺,習善致名稱,妙者恒自妙,此由身真正。

近惡自陷溺,習善致名稱,妙者恒自妙,此由身真正。(5)

6

善者終以善,斯由親近善,智慧為最上,禁戒永寂滅。

善者終以善,斯由親近善,智慧為最上,持戒永寂滅。(6)

7

如魚湍聚湊,人之貪著取,意著不覺臭,習惡亦如是。

如魚湊臭爛,人貪競取之,意者不覺臭,習惡亦如是。(7)

8

木榓葵霍葉,眾生往採取,葉薰香遠布,習善亦如是。

多誐波羅葉,眾生往採取,葉薰香遠布,習善亦如是。(8)

9

已自不習惡,親近習惡者,為人所誣笑,惡名日增熾。

己自不習惡,親近習惡者,為人所輕笑,惡名日夜熾。(10)

10

觀習而習之,知近而親近,毒箭在其束,淨者被其污,勇夫能除污,去惡不為伴。

觀習而習之,知近而親近,毒箭在其束,淨者被其污,勇夫能除污,去惡不為伴。(11)

11

是故知果報,智人悉分別,非親慎莫習,習當近於賢,比丘行於道,忍苦盡諸漏。

是故知果報,智人悉分別。非親慎莫習,習當近於賢,苾芻修行道,忍苦盡諸漏。(12)

12

愚者盡形壽,承事明智人,亦不知真法,如瓢斟酌食。

愚人盡形壽,承事明智人,亦不知真法,如杓斟酌食。(13)

頑闇近智,如瓢斟味,雖久狎習,猶不知法。(7)

13

智者斯須間,承事賢聖人,一一知真法,如舌知眾味。

智若須臾間,承事賢聖人,一一知真法,如舌了眾味。(14)

開達近智,如舌甞味,雖須臾習,即解道要。(8)

14

智者尋一句,演出百種義,愚者誦千句,不解一句義。

智者尋一句,演出無量義,愚者誦千句,不解一句義。(15)

15

一句義成就,智者所修學,愚者好遠離,真佛之所說。

一句義成就,智者所修學,愚者好遠離,真佛之所說。(16)

16

怨憎有智勝,不隨親友義,愚者訓非道,漸趣地獄徑。

怨憎有智勝,不隨親友義,愚者訓非道,漸趣地獄徑。(17)

17

愚蒙愚極,自謂我智,愚而稱智,是謂極愚。〈1 無常品〉(39)

愚者自稱愚,當知善黠慧,愚人自稱智,是謂愚中甚。〈26 親品〉(17)

愚者自稱愚,當知善黠慧,愚人自稱智,是謂愚中甚。〈1 有為品〉(14)

愚者自稱愚,當知善黠慧,愚人自稱智,是謂愚中甚。〈25 善友品〉(18)

愚曚愚極,自謂我智,愚而勝智,是謂極愚。(6)

18

若復歎譽愚,毀呰智者身,毀智猶有勝,歎愚不為上。

若復歎譽愚,毀訾智者身,毀智猶有勝,歎愚不為上。(19)

19

莫見愚聞聲,亦莫與愚居,與愚同居難,猶如怨同處,當選擇共居,如與親親會。

如與愚從事,經歷無數日,與愚同居難,如與怨憎會,與智同處易,如共親親會。〈31 樂品〉(27)

莫見愚聞聲,亦莫與愚居,與愚同居難,猶如怨同處,當選擇共居,如與親親會。(20)

依賢居快,如親親會,近仁智者,多聞高遠。〈23 安寧品〉(12)

20

是故事多聞,并及持戒者,如是人中上,猶月在眾星。

是故事多聞,并及持戒者。如是人中上,如月在眾星。(21)

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T212 Chapter 25 (T04.724c)《出曜經》〈25 廣演品〉

《出曜經》〈25 廣演品〉 (T04.724c)

偈次

《出曜經》(T212)

25 廣演品〉20

《法集要頌經》(T213)

24 廣說品〉33

《法句經》(T210)

16 述千品〉16

1

雖誦千章,不義何益?寧解一句,聞可得道。

雖說百伽陀,句義不周正,不如解一句,聞乃得解脫。(1)

雖解多伽陀,不行無所益,不如行一句,習行可得道。(3)

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2)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3)

2

雖誦千章,法義具足,聞一法句,可從滅意。

雖說百伽陀,不明有何益?不如解一義,聞乃得止息。 (2)

雖誦千言,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意(1)

3

雖復壽百年,毀戒意不定,不如一日中,供養持戒人。

若人壽百歲,毀戒意不息,不如一日中,供養持戒人。(4)

 

4

雖壽百年,無慧不定,不如一日,黠慧有定。

 

 

5

雖復壽百年,懈怠不精進,不如一日中,精進不怯弱。

若人壽百歲,懈怠劣精進,不如一日中,勇猛行精進。(5)

若人壽百歲,懈怠不精進,不如生一日,勉力行精進(13)

6

雖復壽百歲,不知生滅事,不如一日中,曉了生滅事。

若人壽百歲,不觀生滅法,不如一日中,而解生滅法。(6)

若人壽百歲,不知成敗事,不如生一日,見微知所忌。(14)

7

(雖復壽百歲,不知痛所生,不如一日中,)觀痛所從生。

 

 

8

(雖復壽百歲,不知有漏盡,不如一日中,得)觀有漏盡。

若人壽百歲,不見無漏句,不如一日中,得見無漏道。(8)

 

9

(雖復壽百歲,不知不動跡,不如一日中,)察不動行跡。

若人壽百歲,不見無動句,不如一日中,得見無動道。(9)

 

10

(雖復壽百歲,不知不死行,不如一日中,得)觀不死行。

 

 

11

(雖復壽百歲,不知清淨跡,不如一日中,)察清淨行跡。

若人壽百歲,不見無垢句,不如一日中,得見清淨道。(16)

 

12

(雖復壽百歲,不知泥洹跡,不如一日中,得察)泥洹跡。

若人壽百歲,不見寂滅句,不如一日中,得見寂滅道。(14)

 

13

(雖復壽百歲,不知甘露跡,不如一日中,)察甘露行跡。

若人壽百歲,不見甘露句,不如一日中,得服甘露味。(15)

若人壽百歲,不見甘露道,不如生一日,服行甘露味。(15)

14

雖復壽百歲,山林祭祀火,不如須臾間,執行自修慕。

雖復壽百歲,山林祭火神,不如須臾間,觀身而積行。(18)

 

15

(雖復壽百歲,山林祭祀火,)不如須臾間,()一行慈心。

 

 

16

從月至其月,愚者用摶食,彼不信於佛,十六不獲一。

從月至於月,愚者用飲食,彼人不信佛,十六不獲一。(20)

 

17

(從月至其月,愚者用摶食,)彼不信於法,十六不獲一。

 

 

 

 

從月至於月,愚者用飲食,彼不知法數,十六不及一。(23)

愚好美食,月月滋甚,於十六分,未一思法。〈13 愚闇品〉(15)

18

從月至其月,愚者用摶食,不以慈心者,十六不獲一。

從月至於月,愚者用飲食,不生慈愍心,十六不及一。(22)

 

19

從月至其月,愚者用摶食,不愍眾生者,十六不獲一。

 

 

20

若人禱神祀,經歲望其福,彼於四分中,亦未獲其一。

若人禱神祀,經歲望其福,彼於四分中,亦不獲其一。(21)

祭神以求福,從後觀其報,四分未望一,不如禮賢者。(9)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T212 Chapter 24 (T04.722b) 《出曜經》〈24 我品〉

《出曜經》〈24 我品〉 (T04.722b)

偈次

《出曜經》(T212)

〈24 我品〉27頌

《法集要頌經》(T213)

〈23 己身品〉22頌

《法句經》(T210)

〈20 愛身品〉13頌

1

當學善言,沙門坐起,一坐所樂,求欲息心。

常習善語言,沙門思坐起,一坐而所樂,欲求於息心。(1)

2

一坐一臥,獨步無伴,當自降伏,隻樂山林。

一坐而一臥,獨步而無伴,當自降伏心,自樂居山林。(2)

一坐一處臥,一行無放恣,守一以正身,心樂居樹間。〈29 廣衍品〉(14)

3

千千為敵,一夫勝之,莫若自伏,為戰中勝。

千千而為敵,一夫能勝之,莫若自伏心,便為戰中勝。(3)

千千為敵,一夫勝之,未若自勝,為戰中上。〈16 述千品〉(4)

4

自勝為上,如彼眾生,自降之士,眾行具足。

自勝而為上,如彼眾生心,自降為大士,眾行則具足。(4)

自勝最賢,故曰人雄,護意調身,自損至終。〈16 述千品〉(5)

5

非天犍沓和,非魔及梵天,棄勝最為上,如智慧比丘。

非天彥達嚩,非魔及梵天,棄勝最為上,如智慧苾芻。(5)

雖曰尊天,神魔梵釋,皆莫能勝,自勝之人。〈16 述千品〉(6)

6

先自正己,然後正人,夫自正者,乃謂為上。

先自而正己,然後正他人,若自而正者,乃謂之上士。(6)

學先自正,然後正人,調身入慧,必遷為上。 (3)

7

先自正己,然後正人,夫自正者,不侵智者。

先自而正己,然後正他人,若自而正者,不侵名真智。(7)

身為第一,常自勉學,利乃誨人,不惓則智。(2)

8

當自剋修,隨其教訓,己不被訓,焉能訓彼。

當自修而剋,隨其教訓之,己不被教訓,焉能教訓他?(8)

9

念自剋修,使彼信解,我己意專,智者所習。

念自而修剋,使彼而信解,我己意專心,智者所習學。(9)

10

為己或為彼,多有不成就,其有覺此者,正己乃訓彼。

為己或為彼,多有不成就,其有學此者,自正兼訓彼。(10)

自利利人,益而不費,欲知利身,戒聞為最。(10)

11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已以被降伏,智者演其義。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己以被降伏,智者演其義。(11)

12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智者獲其法。

自己心為師,不隨他為師,自己為師者,獲真智人法。(12)

13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智者得其戒。

14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智者被歎譽。

自己心為師,不依他為師,自己為師者,得譽獲利樂。(13)

15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智者聞其名。

16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智者獲其樂。

17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智者獲其慧。

18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智者獲其心。

19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智者獲其道。

20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處天久遊觀。

自己心為師,不依他為師,自己為師者,獲智為天人。(14)

21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處天久受福。

自己心為師,不依他為師,自己為師者,久受生天樂。(15)

22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親族中最勝。

自己心為師,不依他為師,自己為師者,親族中最勝。(16)

23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斷除一切縛。

自己心為師,不依他為師,自己為師者,斷除一切縛。(18)

24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煩惱中無憂。

自己心為師,不依他為師,自己為師者,煩惱中無憂。(17)

25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滅一切惡趣。

自己心為師,不依他為師,自己為師者,能破諸惡趣。(19)

26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脫一切苦惱。

自己心為師,不依他為師,自己為師者,解脫一切苦。(21)

27

身全得存道,爾時豈容彼, 己以被降伏,速證泥洹果。

自己心為師,不依他為師,自己為師者,速證圓寂果。(22)

T212 Chapter 23 (T04.720c)《出曜經》〈23 聞品〉

《出曜經》〈23 聞品〉 (T04.720c)

偈次

《出曜經》(T212)

〈23 聞品〉15頌

《法集要頌經》(T213)

〈22 多聞品〉20頌

《法句經》(T210)

1

善聞好行,善好閑靜,所行不左,安如沙門。

多聞善能行,修善無煩惱,所行業障消,沙門獲妙果。(1)

 

2

愚者不覺知,好行不死法,善解知法者,病如芭蕉樹。

愚迷不覺知,好行不死法,善解知法者,病如芭焦樹。(2)

 

3

猶如蓋屋密,闇冥無所覩,雖有眾妙色,有目不見明。

猶如蓋屋密,闇冥無所見,雖有眾妙色,有目不見明。(3)

 

4

彼如有一人,智達廣博學,不聞則不知,善法及惡法。

猶如有一人,智達廣博學,不聞則不知,善法及惡法。(4)

 

5

猶如人執燭,悉見諸色相,聞已盡能知,善惡之所趣。

譬如執明燭,悉見諸色相,聞已盡能知,善惡之所趣。(5)

 

6

雖稱為多聞,禁戒不具足,為法律所彈,所聞便有闕。

雖稱為多聞,禁戒不具足,為法律所彈,所聞便有闕。(6)

 

7

行人雖少聞,禁戒盡具足,為法律所稱,於聞便有闕。

行人雖少聞,禁戒悉具足,於法律所稱,於聞便有闕。(7)

 

8

雖少多有聞,持戒不完具,二俱被訶責,所願者便失。

雖少多有聞,持戒不完具,二俱被呵責,所願而皆失。(8)

學而寡聞,持戒不完,兩世受痛,喪其本願。〈2 教學品〉(24)

9

智博為多聞,持戒悉完具,二俱得稱譽,所願者盡獲。

智博為多聞,持戒悉完具,二俱得稱譽,所聞而盡獲。(11)

學而多聞,持戒不失,兩世見譽,所願者得。〈2 教學品〉(23)

10

多聞能奉法,智慧常定意,如彼閻浮金,孰能說有瑕?

多聞能奉法,智慧常定意,如彼閻浮金,孰能說有瑕。(10)

 

11

諸有稱己色,有歎說名德,斯皆謂貪欲,然自不覺知。

諸有稱己色,有歎說名德,斯皆諸貪欲,然自不覺知。(14)

 

12

內無自知,外無所見,內不見果,便隨聲往。

內無人自知,外無人所見,內不見其果,便隨聲而住。(16)

 

13

耳識多所聞,眼識多所見,聞見不牢固,事由義析理。

耳識多所聞,眼識多所見,聞見不牢固,事由義析理。(19)

 

14

智牢善說快,聞知定意快,彼不用知定,速行放逸者。

智牢善說快,聞知定意快,彼不用智定,速行放逸者。(20)

 

15

賢聖樂於法,所行應於口,以忍思惟定,聞意則牢固。

賢聖樂於法,所行應於口,以忍思惟空,聞意則牢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