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1 無常品〉 (T04.559a)
偈次 |
《法句經》(T210) 〈1 無常品〉21頌 |
《出曜經》(T212) 〈1 無常品〉44頌 |
巴利《法句經》(Dhammapada) 無對應品名 |
1 |
睡眠解寤,宜歡喜思,聽我所說,撰記佛言。 |
睡眠解寤,宜歡喜思,聽我所說,撰記出曜。(1) |
|
2 |
所行非常,謂興衰法,夫生輙死,此滅為樂。 |
所行非常,謂興衰法,夫生輙死,此滅為樂。(3) |
|
3 |
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壞;人命亦然。 |
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壞;人命亦然。 (12) |
|
4 |
如河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 |
如河駛流,往而不反,人命如是,逝者不還。(15) 人命如日夜,或住或周行,猶如駛流河,往而不復反。(31) |
|
5 |
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猶然,亦養命去。 |
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猶然,亦養命去。(17) |
如同牧人執棒,驅趕牛隻至牛欄;如是衰老和死亡驅趕眾生的生命。 〈10 刀杖品〉(135) |
6 |
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貯聚財產,無不衰喪。 |
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貯聚財產,無不衰喪。(21) |
|
7 |
生者日夜,命自攻削,壽之消盡,如瀅瀞水。 |
|
|
8 |
常者皆盡,高者亦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 |
常者皆盡,高者亦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22) |
|
9 |
眾生相剋,以喪其命,隨行所墮,自受殃福。 |
眾生相剋,以喪其命,隨行所墮,自受殃福。(23) |
|
10 |
老見苦痛,死則意去,樂家縛獄,貪世不斷。 |
老見苦痛,死則意去,樂家縛獄,貪世不斷。(26) |
|
11 |
咄嗟老至,色變作耄,少時如意,老見蹈藉。 |
咄嗟老至,色變作耄,少時如意,老見蹈藉。(28) |
|
12 |
雖壽百歲,亦死過去,為老所厭,病條至際。 |
雖壽百歲,亦死過去,為老所厭,病條至際。(29) |
|
13 |
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
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18) |
|
14 |
老則色衰,所病自壞,形敗腐朽,命終其然。(14) 老則色衰,病無光澤,皮緩肌縮,死命近促。〈19 老耗品〉(3) |
老則色衰,所病自壞,形敗腐朽,命終其然。(32) |
這衰敗的色身,為脆弱的、易損壞的疾病巢穴,腐爛發臭的身體敗壞分散,生命終將滅亡。〈11 老品〉(148) |
15 |
是身何用?恒漏臭處,為病所困,有老死患。 |
是身何用?恒漏臭處,為病所困,有老死患。(34) |
|
16 |
嗜欲自恣,非法是增,不見聞變,壽命無常。 |
人貪著愛欲,習於非法行,不觀死命至,謂命為久長。〈2 欲品〉(17) |
|
17 |
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 |
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20) |
兒子不是你的救護所,即使是父親或親戚也不是(你的救護所),被死亡抓取時,在親戚之中沒有人能當你的庇護。〈20 道品〉(288) |
18 |
晝夜慢惰,老不止婬,有財不施,不受佛言,有此四弊,為自侵欺。 |
|
|
19 |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 |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25) |
不論在空中、海中,或進入山洞裡,世上沒有一處地方能逃脫死亡。〈9 惡品〉(128) |
20 |
是務是吾作,當作令致是,人為此躁擾,履踐老死憂。 |
為是當行是,行是事成是,眾人自勞役,不覺老死至。(40) |
|
21 |
知此能自淨,如是見生盡,比丘厭魔兵,從生死得度。 |
是故習禪定,生盡無熱惱,比丘厭魔兵,從生死得度。(43)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