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新譯巴利《法句經》及句型解析:147〈11 老品〉(146-156)



 147 巴利《法句經》146-156 〈11 老品 Jarāvaggo〉

----------
Passa cittakataṃ bimbaṃ, arukāyaṃ samussitaṃ;
Āturaṃ bahusaṅkappaṃ, yassa natthi dhuvaṃ ṭhiti. (147)
看這心造的形像!一堆瘡口的混合物,
多病與諸多思惟,變動而不穩定。(147)
--------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passa cittakataṃ bimbaṃ」。主詞是「tvaṃ 你」(第二人稱單數,省略),動詞為「passa 應看」(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此字的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passati),受詞為「bimbaṃ 形像」,「cittakataṃ bimbaṃ」為「心所造的形像」。這一句為「(看吧!)看這心所造的形像!」。
受詞「bimbaṃ 形像」在偈頌裡還有一個形容詞:
  1. 「arukāyaṃ 一堆瘡口」。「arukāyaṃ samussitaṃ 一堆瘡口所合成的」
  2. 「āturaṃ 多病的」
  3. 「bahusaṅkappaṃ 多思惟的、多目的(意圖)的」
  4. 「yassa natthi dhuvaṃ ṭhiti 此是變動的、不穩定的」
-----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見身形範,倚以為安,
 多想致病,豈知非真?」(CBETA, T04, no. 210, p. 565, b28-29)。
《出曜經》卷24〈觀品 28〉:
「如是當觀身,[11]知病之所因,
 病與愚合會,焉能可恃怙?」(CBETA, T04, no. 212, p. 738, b24-25),[11]知=眾【宋】【元】【明】。
《法集要頌經》卷3〈觀察品 27〉:
「如是當觀身,眾病之所因,
 病與愚合會,焉能可恃怙?」(CBETA, T04, no. 213, p. 791, c5-7)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27 觀品〉 Uv 27.20,與各版本不同。
從巴利偈頌與對應的 Uv 27.20,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個「直述句」而不是「疑問句」,雖然三本漢譯都可以讀作「疑問句」,但是,也可以當作是「直述句」。因此,建議 Cbeta Taiwan 此處標點為如下的「直述句」。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見身形範,倚以為安,
 多想致病,豈知非真!」(CBETA, T04, no. 210, p. 565, b28-29)。
《出曜經》卷24〈觀品 28〉:
「如是當觀身,[11]知病之所因,
 病與愚合會,焉能可恃怙!」(CBETA, T04, no. 212, p. 738, b24-25),[11]知=眾【宋】【元】【明】。
《法集要頌經》卷3〈觀察品 27〉:
「如是當觀身,眾病之所因,
 病與愚合會,焉能可恃怙!」(CBETA, T04, no. 213, p. 791, c5-7)
-----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汝觀粉飾身,瘡傷骨積集,
病患多思惟,非堅常住者。」(CBETA, N26, no. 9, p. 28, a4 // PTS. Dhp. 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