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4日 星期四

新譯巴利《法句經》及句型解析:42〈3 心品〉(33-43)



 42 巴利《法句經》33-43 〈3 心品 Cittavaggo

----------
Diso disaṃ yaṃ taṃ kayirā, verī vā pana verinaṃ;
Micchāpaṇihitaṃ cittaṃ pāpiyo naṃ tato kare. (42)
仇敵對仇敵、冤家對冤家所作的事,
向於邪惡的心對他所做的(傷害)比那更嚴重。(42)
----------
這首偈頌為一個句子:「cittaṃ naṃ kare 心能做他(心能對他做一些事)」。
主詞是「cittaṃ 心」(第三人稱單數),它有一個形容詞「Micchāpaṇihitaṃa 向於邪惡的心」,動詞是「kare 能做」,(第三人稱單數,祈使態動詞),受詞是「naṃ 他」。有兩個副詞形容動詞「kare 能做」:
  1. 「pāpiyo 更糟地,更惡劣地」。
  2. 「tato 比那」,那是指本偈頌第一行所描述的事。
整句是:「向於邪惡的心對他所做的事比那更糟。」
所比較的事為:
  1. Diso disaṃ kayirā (Diso 仇敵(主詞,第三人稱單數) disaṃ 仇敵(受詞,第三人稱單數) kayirā 做(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
  2. verī vā verinaṃ (verī 冤家(主詞,第三人稱單數) verinaṃ 冤家(受詞,第三人稱單數) kayirā 做(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兩個 kayirā 只出現一次)。vā 或 pana 確實。
---------
這首偈頌在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為 Uv 31.9。
〈Udānavarga 31.9 Citta〉
na dveṣī dveṣiṇaḥ kuryād vairī vā vairiṇo hitam / mithyāpraṇihitaṁ cittaṁ yat kuryād ātmanātmanaḥ //
非常獨特地,此首偈頌在《法句經》、《出曜經》和《法集要頌經》都未出現對應偈頌。
----------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仇敵對仇敵,怨家對怨家,
若心住邪行,惡業更增大。」(CBETA, N26, no. 9, p. 17, a9 // PTS. Dhp. 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