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新譯巴利《法句經》及句型解析:83〈6 智者品〉(76-89)



 83 巴利《法句經》76-89 〈6 智者品 Paṇḍitavaggo

----------
Sabbattha ve sappurisā cajanti, na kāmakāmā lapayanti santo;
Sukhena phuṭṭhā atha vā dukhena, na uccāvacaṃ paṇḍitā dassayanti. (83)
善人捨棄一切,德人不因貪欲而閒談,
智者不因遭受苦樂而顯露得意或懊惱。(83)
-------------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1. 「Sabbattha ve sappurisā cajanti」。主詞是「sappurisā 善人」(第三人稱複數),動詞為「cajanti 捨棄」(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有一個副詞「sabbattha 到處、各方面」。這一段意為「善人捨棄一切」,古譯作「善人無欲」。此處,諾曼遵循布臘夫的解釋,將動詞「cajanti 捨棄」當作「vajanti 行走」,此句就成為「善人前往到各處」。帖主未採用諾曼與布臘夫的解釋。
  2. 「na kāmakāmā lapayanti santo」,主詞是「santo 有品德的人」(第三人稱複數),動詞為「lapayanti」(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這個動詞也有一些麻煩,一般是當作「lapati 談、閒談」的使役動詞(causative),意思是「令人談論」。但是,諾曼解釋為「一般動詞」,而意為「lapati 吹噓、閒談」。此處,帖主採用諾曼的解釋。動詞加了否定詞而作「na lapayanti 不談論」。「kāmakāmā 從欲樂、因欲樂」(從格)。此句意為「德人不因欲樂而閒談」。
  3. 「na uccāvacaṃ paṇḍitā dassayanti」,主詞是「paṇḍitā 智者」(第三人稱複數),動詞為「dassayanti 令顯露、令呈現」(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 causative,使役動詞),這個動詞加了否定詞而作「na dassayanti 不令顯露、不令呈現」。受詞為「uccāvacaṃ 高與低、得意與懊惱」。此句前面有一片語形容動詞:「Sukhena phuṭṭhā atha vā dukhena」,意為「感受苦或樂」。此處,「phuṭṭhā 感受、觸」(phusati 的過去分詞)。此句為「智者不因遭受苦樂而顯露得意或懊惱」。
-----
《法句經》卷1〈明哲品 14〉:
「大人體無欲,在所[8]照然明,
 雖或遭苦樂,不高現其智。」(CBETA, T04, no. 210, p. 564, a13-15)。[8]照=昭【宋】【元】【明】。
《出曜經》卷27〈樂品 31〉:
「所在有賢人,不著欲垢穢,
 正使遭苦樂,不興於害心。」(CBETA, T04, no. 212, p. 758, b26-27)。
《法集要頌經》卷4〈樂品 30〉:
「如苾芻在定,不著一切垢,
 眾生遭苦樂,而不能覺知。」(CBETA, T04, no. 213, p. 795, b1-2)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30 樂品〉 Uv 30.52,與各版本不同。
-----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善人離諸欲,不語諸欲事,
苦樂所不觸,賢者無喜憂。」(CBETA, N26, no. 9, p. 21, a5 // PTS. Dhp. 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