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新譯巴利《法句經》及句型解析:184〈14 佛陀品〉(179-196)


 

184 巴利《法句經》179-196 〈14 佛陀品 Buddhavaggo〉

----------
Khantī paramaṃ tapo titikkhā,
nibbānaṃ paramaṃ vadanti buddhā;
Na hi pabbajito parūpaghātī,
na samaṇo hoti paraṃ viheṭhayanto. (184)
忍辱與寬恕是第一苦行,諸佛說涅槃是最高的(境界),
出家為不害,沙門不傷害別人。(184)
--------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Khantī paramaṃ tapo titikkhā」。主詞為「Khantī 忍」(單數)與「titikkhā 寬恕」(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tapo 苦行」,「paramaṃ tapo」為「最高的苦行」。此句為「忍耐與寬恕為第一苦行」。
  2. 「nibbānaṃ paramaṃ vadanti buddhā」。主詞為「buddhā 諸佛」(複數),動詞為「vadanti 說」(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受詞為「nibbānaṃ 涅槃」,「paramaṃ」為「最高的」。此句為「諸佛說涅槃是最高的(境界)」。
  3. 「Na hi pabbajito parūpaghātī」。主詞為「pabbajito 出家者」(單數,當時有外道出家,所以此字並非單指佛教僧侶),動詞為「parūpaghātīi 傷害或殺害」(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Na pabbajito」為「不傷害或不殺害」。此句為「出家為不害」。
  4. 「na samaṇo hoti paraṃ viheṭhayanto」。主詞為「samaṇo 沙門」(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na hoti 不是」;主詞補語為「paraṃ viheṭhayanto 傷害他人的」。此句為「沙門不傷害別人」。
-----
《法句經》卷2〈述佛品 22〉:
「觀行忍第一,佛說泥洹最,
 捨罪作沙門,無嬈害於彼。」(CBETA, T04, no. 210, p. 567, a25-27)
《法句經》卷2〈泥洹品 36〉:
「忍為最自守,泥洹佛稱上,
 捨家不犯戒,息心無所害。」(CBETA, T04, no. 210, p. 573, a25-26)。
《出曜經》卷23〈泥洹品 27〉:
「忍辱為第一,佛說泥洹最,
 不以懷煩熱,害彼為沙門。」(CBETA, T04, no. 212, p. 731, a4-5)。
《法集要頌經》卷3〈圓寂品 26〉:
「忍辱第一道,佛說圓寂最,
 不以懷煩熱,害彼為沙門。」(CBETA, T04, no. 213, p. 790, b18-20)。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26 涅槃品〉 Uv 26.2。
-----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諸佛說涅槃最勝,忍辱為最上苦行,
出家實無害他者,惱他不稱為沙門。」(CBETA, N26, no. 9, p. 31, a13 // PTS. Dhp. 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