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新譯巴利《法句經》及句型解析:209〈16 喜品〉(209-220)



 209 巴利《法句經》209-220 〈16 喜品 Piyavaggo〉

-------- Ayoge yuñjamattānaṃ, yogasmiñca ayojayaṃ; Atthaṃ hitvā piyaggāhī, pihetattānuyoginaṃ. (209) 作了自己不該作的事,不作應當作的事, 放棄了自己的義利之後,執取五欲的人羨慕致力於義利的人。(209)
------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 「Atthaṃ hitvā, piyaggāhī pihetattānuyoginaṃ」。「piyaggāhī piheti attānuyoginaṃ」。主詞為「piyaggāhī 執取喜的人,執取五欲的人」(單數);動詞為「piheti 欣羨、羨慕」(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受詞為「attānuyoginaṃ 致力於義利的人」,此段句子為「執取五欲的人羨慕致力於義利的人」,在此之前有一動名詞片語「Atthaṃ hitvā 放棄了自己的義利之後」;所以整句為「放棄了自己的義利之後,執取五欲的人羨慕致力於義利的人」。 前面還有兩個動名詞片語形容這位「piyaggāhī 執取五欲的人」:
  1. 「Ayoge yuñjamattānaṃ 作了自己不該作的事」
  2. 「yogasmiñca ayojayaṃ 不作該作的事」
---------
《法句經》卷2〈好喜品 24〉: 「違道則自順、順道則自違,  捨義取所好,是為順愛欲。」(CBETA, T04, no. 210, p. 567, c12-14)。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5 喜品〉,編號為 Uv 5.9。
-------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專注不當事,不專於應作, 棄道取愛欲,卻羨成就者。」(CBETA, N26, NO. 9, P. 34, A11 // PTS. DHP. 31)。
---------
T210《法句經》第三句翻譯為「捨義取所好」,隱約可以看到「Atthaṃ hitvā piyaggāhī」,這是把「Atthaṃ」翻譯作「義利」。 元亨寺版《法句經》第三句翻譯為「棄道取愛欲」,「Atthaṃ 義利」的字義就不明顯了。 第四句只是一個字「pihetattānuyoginaṃ」,對古代譯者是一個難題。 近代的翻譯如:「envies one who is pursuing the purification of mind.」(羨慕一位追求清淨心意的人),這是將「attānuyoginaṃ」作「意譯」。(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lesson/pali/reading/gatha209.htm) 諾曼翻譯作「envies one who applies himself to the goal.」(羨慕一位專注於義利的人),這是將「atta」當作「義利 attha」,而將「anuyoginaṃ」解釋為「專注地追求某個目標的人」。他引述波特那《法句經》作「attha」以及《優陀那品》作「artha」 來支持他的解釋。 Thera Nārada 翻譯作「envies one who exerts himself.」(羨慕一位精勤的人)。這樣的翻譯似乎有一點敷衍。 了參法師翻譯為「卻羨自勉者」,與 Thera Nārada 的翻譯相同。 淨海法師翻譯為「卻羨慕能自律的人」,這與原意差距更大了。 黃寶生翻譯為「卻又羨慕自我約束者」,顯示相同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