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11品〈老品〉結語
---------
巴利《法句經》第11品〈老品〉的 153, 154 兩首偈頌,巴利文獻稱之為世尊證正等正覺時所說的偈頌,內容是:「經歷了多次生死輪迴,我尋找造屋者,卻未找到,生死輪迴極為痛苦。」(153),與「造屋者,你被看到了!你將無法再造屋舍了,屋頂支架已斷裂,屋頂已壞損,我心趨向涅槃,我已經達到貪欲的終點。」(154)。
這兩首偈頌顯然不適於編在〈老品〉,即使它們不是世尊證得正覺時所說的偈頌,從內容來看,與「老」無關,應編在〈道品〉或〈心品〉(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31 心品〉)。
在 146 頌的「sati」很容易被誤解為「念」,實際上,「阿含、尼柯耶」並未出現「念常熾然」的講法,從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的用字是「sati」而非「smṛti」可知此字不是「念」。
第 147 頌為「肯定句」,Cbeta Taiwan 將此頌在 T210, T212, T213 的對應偈頌均標點作「疑問句」,應可再商議。
------------
巴利《法句經》從第一品〈雙品〉到第11品〈老品〉為止,總共有 156 首偈頌,對應的 T210 《法句經》從第九品〈雙要品〉到第19品〈老耗品〉共有 185 首偈頌(22 + 20 + 12 + 17 + 21 + 17 + 10 + 16 + 22 + 14 + 14 = 185),這 11品如果純粹是翻譯自巴利《法句經》,顯然不可能「無中生有」而翻譯出比 156 首還多的偈頌,所以,西元 224 年之後支謙翻譯及編輯此經時,一定是從其他來源翻譯而安插進來。而這一「來源」可能不會是現行所見 Bernhard 編輯的《優陀那品》(Udānavarga),因為少數額外的漢譯偈頌也未出現於《優陀那品》之中。
在此,我必需再提醒一次:此處的文法經過我的演繹和詮釋,有些部分可能是錯誤的而需要進一步訂正。
此一專題希望建立一個討論平台,來呼應此項需求,希望有人接棒持續改進。
---------
巴利《法句經》11品為〈Jarāvaggo 老品〉,以下文獻有「老品」的篇章:
巴利《法句經》〈11 Jarāvaggo 老品〉
犍陀羅《法句經》,第10 品(暫估)
梵文《法句經》缺對應品名。
漢譯《法句經》的相關品名如下:
T210《法句經》,〈老耗品 19〉,14首偈頌。
《法句譬喻經》,〈老耗品 19〉,11首偈頌。
《出曜經》,缺對應品名。
《法集要頌經》,缺對應品名。
----
本群組在「巴利《法句經》」的目錄下,介紹了第十一品〈老品〉146-156頌,接著要從下列三個角度來審查這些文獻:
-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11品。
-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
1)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 11品:
巴利《法句經》第 146, 147, 148, 149 四頌並未出現與「老」相關的用字。
第 153, 154 兩頌不應編在「老品」。
2)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巴利《法句經》149頌在漢譯《法句經》(T210)無對應偈頌。
3)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漢譯《法句經》(T210)的 4, 12, 13, 14 四頌無巴利對應偈頌。
讓我們繼續閱讀,來看看兩者的關係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