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新譯巴利《法句經》及句型解析:146〈11 老品〉(146-156)



 146 巴利《法句經》146-156 〈11 老品 Jarāvaggo〉

----------
Ko nu hāso kimānando, niccaṃ pajjalite sati;
Andhakārena onaddhā, padīpaṃ na gavesatha. (146)
生命總是在熾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會有歡笑?為什麼會有喜樂?
當被黑暗遮蔽(時),你為何不尋求燈?(146)
--------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疑問句:
  1. 「Ko nu hāso」。疑問代名詞是「ko nu 為什麼」(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hāso 笑、歡笑」。這一句為「為什麼會有歡笑?」
  2. 「kimānando, niccaṃ pajjalite sati」、「kiṃ ānando niccaṃ pajjalite sati」。疑問代名詞是「kiṃ 為什麼」(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ānando 喜樂」;「niccaṃ 總是、永遠」,「pajjalite 熾烈燃燒的」(pajjalita 的位格),「sati 存在、生命」。這一句為「生命總是在熾然,(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會有喜樂?」(水野弘元《巴利字典》:sati:[sant の sg.loc.] ありつつあるにおいて(於存在的過程之中),存在する時(繼續存在時). imasmiṁ sati idaṁ hoti これある とき,これ(彼)あり,當這個繼續存在的時候)
  3. 「Andhakārena onaddhā, padīpaṃ na gavesatha」。《法句經註》解說:「此句是一個疑問句」。主詞是「tumhe 你們」(第二人稱複數,省略),動詞為「gavesatha 尋求」(第二人稱複數未來式,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gavesati),「na gavesatha」為「未尋求、不尋求」,受詞為「padīpaṃ 燈」。最前面兩字「Andhakārena onaddhā」為「被黑暗遮蔽」。這一句為「當被黑暗遮蔽(時),你們怎不去尋找燈?」。
-----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何喜何笑?[43]命常熾然, 
 深[44]弊幽冥,[45]如不求[46]錠。」(CBETA, T04, no. 210, p. 565, b27-28),[43]命=念【宋】【元】【明】。[44]弊=蔽【宋】【元】【明】。[45]如不=不如【明】。[46]錠=定【宋】【元】【明】。。
《出曜經》卷1〈無常品 1〉:
「何憙何笑,念常熾然, 
 深蔽幽冥,[13]而不求錠?」(CBETA, T04, no. 212, p. 611, c10-11),[13]而=如【宋】*【元】*【明】*。
《法集要頌經》卷1〈有為品 1〉:
「如燭熾焰時,擲物在暗處,
 不使智燈尋,恒為煩惱覆。」(CBETA, T04, no. 213, p. 777, a14-16)。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 無常品〉 Uv 1.4,與各版本不同。
----------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世常燃燒中,有何喜何歎!
汝等黑暗蔽,何不求光明?」(CBETA, N26, no. 9, p. 28, a3 // PTS. Dhp. 22)
----------
〈19 老耗品〉第1頌:
「何喜何笑?命常熾然,
深弊幽冥,如不求錠。」
此偈頌有幾個異讀:1. 「命」字,「宋、元、明藏」作「念」字。2. 「弊」字,「宋、元、明藏」作「蔽」字。3. 「如不」兩字,「明藏」作「不如」字。4. 「錠」字,「宋、元、明藏」作「定」字。
本文在此只討論第一個異讀「命」字。《出曜經》與《法句譬喻經》的類似偈頌如下:
《出曜經》卷1〈1 無常品〉第4頌:
「何憙何笑,念常熾然,
深蔽幽冥,而不求錠?」
《法句譬喻經》卷3〈19 喻老耄品〉第1頌:
「何喜何笑?念常熾然;
深蔽幽冥,不如求定。」
上述此一《法句經》偈頌的「命」字,在「宋、元、明藏」的《法句譬喻經》與《出曜經》一致作「念」字;《磧砂藏》的《法句經》與「P.2381」此處也作「念」字。似乎原始譯本即是作「念」字。
此頌的巴利《法句經》對應偈頌為146 偈(〈11 Jarāvaggo 老品〉第1頌):
“ko nu hāso kim ānando, niccaṃ pajjalite sati,
andhakārena onaddhā, padīpaṃ na gavesatha.”
諾曼Norman的英譯為:
“What is this laughter, why is there joy when (the world) is constantly burning?
When bound by darkness do you not seek a lamp?”
那羅陀長老 Nārada Thera 的英譯為:
“What is laughter, what is joy, when the world is ever burning?
Shrouded by darkness, do you not seek a light?”
淨海法師將的漢譯為:
「(世間)常常燃燒,有何可喜可樂?你們為黑暗所覆蔽,為什麼不求燈明?」
在巴利146偈第二句,可以讀到三位譯者均將sati理解為「在世間」。
參考《優陀那品》對應偈頌:〈1 無常品〉第4頌:
ko nu harṣaḥ ka ānanda evaṃ prajvalite sati |
andhakāraṃ praviṣṭāḥ stha pradīpaṃ na gaveṣatha || (Uv 1.4)
如果此處巴利「sati」意為「憶念、記憶」,對應的梵文就應該是「smṛti」。因為此處梵、巴偈頌均作「sati」,可見此處不是作為「憶念、記憶」之意的「sati」。
Andersen (安德森)在 1901 年出版的《巴利詞典 A Pāli Glossary Vol. 2, (A Pāli Glossary --- Pāli reader and of the Dharmapada)》有 sat 與 sati 詞條,載明 sat 有一詞義為「being (atthi) 萬有,存在」,而「sati」為「sat」的處格。
因為梵文「念」為「smṛti」,如果此處是譯自與梵文《優陀那品》相近的文本,譯者應該不至於將「sati」當成「念」。因此,「念常熾然」的譯語很有可能是譯自巴利文本而誤解了「sati」的本意。
從「尼柯耶/阿含」的經典來看,經文有「一切熾然」、「世間熾然」的內容,卻無「念常熾然」的教導。
第二句「念常熾然」,《吳譯》作「妄念常常如火焰般燃燒」,《屈譯》作「生命恆常如火焰般燃燒」,法光法師作「Life is always in a blaze 生命總是在烈焰之中」。《吳譯》詮釋為「念」,《屈譯》與法光法師詮釋為「命」。
如依巴利句意,此頌應譯作:「有何可喜可樂?世間常熾燃,你們為黑暗所覆蔽,為什麼不去尋求燈?」
--------
語文學家潘濤教授(Pan Tao)主張「sati」是原意「念」,他不認同 Dines Andersen 和 K. R. Norman 作「being」的詮釋。
但是,如果潘濤教授(Pan Tao)願意思考巴利 293頌的 sati,
Yesañca susamāraddhā, niccaṃ kāyagatā sati;
Akiccaṃ te na sevanti, kicce sātaccakārino;
Satānaṃ sampajānānaṃ, atthaṃ gacchanti āsavā.
《優陀那品》對應偈頌:〈4 不放逸品〉第20頌(Uv 4.20)是作 smṛti:
yeṣāṁ tu susamārabdhā
nityaṁ kāyagatā smṛtiḥ /
akṛtyaṁ te na kurvanti
kṛtye sātatyakāriṇaḥ /
smṛtānāṁ saṁprajānānām
astaṁ gacchanti āsravāḥ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