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法句經》(Dhammapada) 〈17 Kodha 瞋恚品〉221-234頌 |
《法句經》(T210) 〈25 忿怒品〉26頌 |
《出曜經》(T212) 〈21 恚品〉14頌 |
《法集要頌經》(T213) 〈20 瞋恚品〉19頌 |
他應斷絕忿怒、應離棄我慢、應克服所有結縛,眾苦不會跟隨不執著於名色、一無所有的他。(221) |
16 |
除恚去憍慢,超度諸結使,不染著名色,除有何有哉? (1)
|
除瞋去我慢,遠離諸煩惱,不染彼名色,冤家無有伴。(1) |
他能制止升起的忿怒,如同控制擺動而即將翻覆的馬車,我稱此人為真正的御者,其餘只是執著韁繩而已。(222) |
3 |
恚能自制,如止奔車,是為善御,去冥入明。 (20) |
恚能自制斷,如止奔走車,是為善調御,去冥入光明。(19) |
他應以不怒戰勝忿怒,以善勝不善,他應以布施戰勝慳吝,他應以真諦戰勝邪見邪說。(223) |
4 |
忍辱勝怨,善勝不善,勝者能施,至誠勝欺。〈15
忿怒品〉(11) 忍辱勝怨,善勝不善,勝者能施,真誠勝欺。 (18) |
忍辱勝於怨,善勝不善者,勝者能施善,真誠勝欺善。(17) |
言語誠實,不瞋怒,有乞求布施者能施予,即使僅是少許;以此三事能死後生天。(224) |
5 |
諦說不瞋恚,乞者念以施,三分有定處,自然處天宮。 (15) |
諦說不瞋恚,乞者念以施,三分有定處,自然處天宮。(14) |
不害的、總是調御自身的牟尼,他們會去到穩固的境地,到達此處之後,他們不再憂傷。(225) |
6 〈7 慈仁品〉(1) |
慈仁不殺,常能攝身,是處不死,所適無患。〈8
學品〉(7) |
慈仁行不殺,常能善攝身,彼得無盡位,所適皆無患。〈7 善行品〉 (7) |
總是維持警寤、日夜勤奮學習、致力於修證涅槃的人,他們能漏盡解脫。(226) |
7 〈6 惟念品〉(10) |
意常覺寤,晝夜力學,漏盡意解,可致泥洹。〈7
戒品〉(7) 以覺意得應,日夜慕學行,當解甘露要,令諸漏得盡。〈16 惟念品〉(10) |
意常生覺悟,晝夜精勤學,漏盡心明解,可致圓寂道。〈6 持戒品〉(9) 以覺意得應,晝夜慕習學,解脫甘露要,決定得無漏。〈15 憶念品〉(10) |
阿圖拉!這是自古以來(即常發生)的事,不是今日才有的事。他們責備沉默的人,他們責備多言的人,言語適量的人也導致責備,他們責備世間每個人。(227) |
8 |
人相謗毀,自古至今,既毀多言,又毀訥訒,亦毀中和,世無不毀。〈15
忿怒品〉(5) 或有寂然罵,或有在眾罵,或有未聲罵,世無有不罵。〈30雙要品〉(35) |
眾相共毀謗,各發恚怒聲,歡心平等忍,此忍最無比。〈14 怨家品〉(5) 或有寂然罵,或有在眾罵,或有未聲罵,世無有不罵。〈29相應品〉(40) |
只有被人譴責而無讚譽的人,或只有被人讚譽而不被譴責的人,在過去、現在、或未來都沒有這種人。(228) |
9 |
一毀一譽,但利其名,非有非無,亦不可知。〈30雙要品〉(36) |
一毀及一譽,但利養其名,非有亦非有,則亦不可知。〈29相應品〉(41) |
在日復一日的觀察下,行為無瑕疵、聰敏、戒定慧的人,為智者所讚譽。(229) |
10 |
叡人所譽,若好若醜,智人無缺,叡定解脫。〈30雙要品〉(37) |
智人所稱譽,若好兼及醜,智人無缺漏,慧定得解脫。〈29相應品〉(42) |
誰夠資格去譴責這樣一位像閻浮提金一樣純淨的人?諸天與梵天都讚嘆他。(230) |
11 |
如紫磨金,內外淨徹。〈30雙要品〉(37) |
如紫磨真金,內外徹清淨。〈29相應品〉(42) |
他應防護自身的忿怒,應調御自身,已捨斷了身惡行,應修習身善行。(231) |
12 |
護身惡行,自正身行,護身惡者,修身善行。〈8
學品〉(1) |
守護身惡行,自正護身行,守護身惡者,常修身善行。〈7 善行品〉(1) |
他應防護自身的怒語,應調御自己的言語,已捨斷了語惡行,應修習語善行。(232) |
13 |
護口惡行,自正口行,護口惡者,修口善行。〈8
學品〉(2) |
守護口惡行,自正護口行,守護口惡者,常修口善行。〈7 善行品〉(2) |
他應防護自身的怒意,應調御自己的意,已捨斷了意惡行,應修習意善行。(233) |
14 |
護意惡行,自正意行,護意惡者,修意善行。〈8
學品〉(3) |
守護意惡行,自正護意行,守護意惡者,常修意善行。〈7 善行品〉(3) |
身調御、語調御、意調御的智者,他們確實是完全善調御的。(234) |
15 |
身修善行,口善亦爾, 意修善行,無欲盡漏。〈8 學品〉(5) |
身當修善行,修口善亦然,及修意善者,無欲盡諸漏。〈7 善行品〉(5) |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Pali Dhammapada 17 Kodha Vagga (221-234) 巴利《法句經》〈17 Kodha 瞋恚品〉
Pali Dhammapada 17 Kodha Vagga (221-234) 巴利《法句經》〈17 Kodha 瞋恚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