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集要頌經》〈13 利養品〉 (T04.783c)
偈頌編號 | 《法集要頌經》(T213) 〈13 利養品〉19頌 | 《出曜經》(T212) 〈14 利養品〉18頌 | 《法句經》(T210) 〈33 利養品〉20頌 | 巴利《法句經》 |
1 | 芭蕉以實死,竹蘆實亦然,駏驉坐妊終,人為貪利喪。 | 芭蕉以實死,竹蘆實亦然,駏驉坐妊死,士以貪自喪。(1) | 芭蕉以實死,竹蘆實亦然,駏驉坐妊死,士以貪自喪。(1) | |
2 | 如是貪無利,當知從癡生,愚為此害賢,首落分于地。 | 如是貪無利,當知從癡生,愚為此害賢,首領分在地。〈14 利養品〉(2) 如是貪無利,當知從癡生,愚為此害賢,首領分在地。〈2 欲品〉(20) | 如是貪無利,當知從癡生,愚為此害賢,首領分于地。(2) | |
3 | 貪利不善性,苾芻勿羨之,住處多愛戀,希望他供養。 | 愚人貪利養,求望名譽稱,在家自興嫉,常求他供養。(3) | 遠道近欲者,為食在學名,貪倚家居故,多取供異姓。〈13 愚闇品〉(18) 遠道順邪,貪養比丘,止有慳意,以供彼姓。〈33 利養品〉(5) | 73 |
4 | 在家及出家,族姓諸愚迷,貪利興嫉心,我為降伏彼。 | 勿猗此養,為家捨罪,此非至意,用用何益?(4) | 學莫墮二望,莫作家沙門,貪家違聖教,為後自匱乏。〈13 愚闇品〉(19) 勿猗此養,為家捨罪,此非至意,用用何益?〈33 利養品〉(6) | |
5 | 愚為愚計想,欲慢日夜增,異哉得利養,圓寂趣不同。 | 愚為愚計想,欲慢日用增,異哉夫利養,泥洹趣不同。(5) | 此行與愚同,但令欲慢增,利求之願異,求道意亦異。〈13 愚闇品〉(20) 愚為愚計,欲慢用增,異哉失利,泥洹不同。〈33 利養品〉(7) | 74 |
6 | 能論知足者,苾芻真佛子,不貪著名譽,喜悅是智人。 | 能諦知是者,比丘真佛子,不樂著利養,閑居却亂意。(6) | 是以有識者,出為佛弟子,棄愛捨世習,終不墮生死。〈13 愚闇品〉(21) 諦知是者,比丘佛子,不樂利養,閑居却意。〈33 利養品〉(8) | 75 |
7 | 不愛著一切,不諂於他人,不依他活命,當自守法行。 | 不自望利,不諂於人,不依他活,守己法行。(8) | ||
8 | 自利尚無貪,豈貴他名譽?百味如膏車,支形得行道。 | |||
9 | 苾芻貪利養,不得三摩地,知足常寂靜,止觀可成就。 | 自得不恃,不從他望,望彼比丘,不至正定。(9) | 自得不恃,不從他望,望彼比丘,不至正定。〈33 利養品〉(9) 學無求利,無愛他行,比丘好他,不得定意。〈34 沙門品〉(5) | 365 |
10 | 苾芻遠利譽,常足不貪求,但三衣飲食,真活命快樂。 | |||
11 | 苾芻不捨利,如毒蛇同室,坐臥睡寐畏,皆由貪活命。 | 夫欲安命,息心自省,如鼠藏穴,潛隱習教。(10) | 夫欲安命,息心自省,如鼠藏穴,潛隱習教。(12) | |
12 | 苾芻不捨利,下劣中劣喜,一法應觀察,少智難得脫。 | 夫欲安命,息心自省,趣得知足,念修一法。(11) | 夫欲安命,息心自省,取得知足,守行一法。(11) | |
13 | 謹慎常依戒,無貪智者讚,淨行正根力,應當自思惟。 | 約利約可,奉戒思惟,為慧所稱,清潔勿怠。(12) | 約利約耳,奉戒思惟,為慧所稱,清吉勿怠。(13) | 366 |
14 | 具足得三明,解脫獲無漏,寡智尠識人,無所憶念知。 | 比丘三達,解脫無漏,寡智尠識,智者憶念。(13) | 如有三明,解脫無漏,寡智鮮識,無所憶念。(14) | |
15 | 其於諸飲食,依於他人得,而有惡法生,由利養憎嫉。 | 其於飲食,從人得利,而有惡法,從供養嫉。(14) | 其於飲食,從人得利,而有惡法,從供養嫉。(15) | |
16 | 自利多結怨,徒服三法衣,但望美飲食,不奉諸佛教。 | 多集知識,強服法衣,但望飲食,床臥之具。(15) | 多結怨利,強服法衣,但望飲食,不奉佛教。(16) | |
17 | 當知是過失,利養為大怖,少智不審慮,苾芻應釋心。 | 當知是過,養為大畏,寡取無憂,比丘釋意。(16) | 當知是過,養為大畏,寡取無憂,比丘釋心。(17) | |
18 | 苾芻說出家,三業應調伏,不邪命自活,心善常思惟。 | |||
19 | 微細病難忍,利養最難離,供養心不動,天龍致禮拜。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