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集要頌經》〈2 愛欲品〉 (T04.778a)
偈頌編號 | 《法集要頌經》(T213) 〈2 愛欲品〉21頌 | 《出曜經》(T212) 〈2 欲品〉24頌 | 《法句經》(T210) 〈32 愛欲品〉32頌 | 巴利《法句經》 |
1 | 慾我知汝根,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惟汝,則汝慾不有。 | 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1) | 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 (30) | |
2 | 因慾生煩惱,因慾生怖畏,離慾得解脫,無怖無煩惱。 | 愛欲生憂,愛欲生畏,無所愛欲,何憂何畏?(2) | 貪欲生憂,貪欲生畏;解無貪欲,何憂何畏?〈24 好喜品〉(6) | 215 |
3 | 從愛生煩惱,從愛生怖畏,離愛得解脫,無怖無煩惱。 | 好樂生憂,好樂生畏,無所好樂,何憂何畏?(3) | 好樂生憂,好樂生畏;無所好樂,何憂何畏?〈24 好喜品〉(5) | 214 |
4 | 菓先甜後苦,愛慾亦如斯,後受地獄苦,燒煮無數劫。 | 菓先甜後苦,婬怒亦如斯,後受苦痛報,經歷無數劫。(5) | ||
5 | 愚迷貪愛慾,戀著於妻子,為愛染纏縛,堅固難出離。 | 堅材鐵銅錫,此牢不為固,好染著彼色,此牢最為固。(7) | 雖獄有鉤鍱,慧人不謂牢,愚見妻子息,染著愛甚牢。(14) | 345 |
6 | 賢聖示愛慾,莊嚴諸眷屬,遠離於妻子,堅固能利益。 | ------ | ||
7 | 貪欲難解脫,離欲真出家,不貪受快樂,智者無所欲。 | ------ | ||
8 | 世間貪欲人,種種非思惟,若能調伏者,是名真離欲。 | 世容眾妙色,此不名為欲,世欲久存世,唯賢能覺知。(9) | ------ | |
9 | 若人恒貪欲,處縛難解脫,唯慧能分別,煩惱斷不生。 | 人間欲無常,內欲縛是常,此滅不受有,餘趣不受生。(10) | ||
10 | 正念常興起,意靜易滅除,自制以法命,不犯善名稱。(4.7) 正念常興起,寂靜欲易除,自制以法戒,不犯善增長。(2.10) | |||
11 | 常行貪欲人,愚者共狎習,念定不放逸,次第獲無漏。 | |||
12 | 剎那修止觀,能離諸罪垢,我慢自消除,解脫獲安樂。 | |||
13 | 若人不斷欲,如皮入火燒,剎那見燋壞,受罪無央數。 | ------ | ------ | |
14 | 苾芻慎欲樂,放逸多憂愁,若離於愛欲,正念受快樂。 | 欲受一切樂,當捨諸愛欲,已捨諸愛欲,永受無窮樂。(14) | ------ | |
15 | 無厭有何足?不足何有樂?無樂有何憂?有愛有何樂? | 無厭有何足?不足有何樂?無樂有何愛?無愛有何樂?(4) | ||
16 | 寂靜智慧足,能長無漏道,貪愛若不足,非法受中夭。 | 智慧厭足者,不復觀欲愛,人以智慧厭,不隨愛蹤跡。(16) | ------ | |
17 | 見色心迷惑,不自觀無常,愚以為美善,不知其非真。 | ------ | ||
18 | 愚以貪自縛,不求度彼岸,貪財為愛欲,害人亦自縛。 | 愚以貪自縛,不求度彼岸,貪為財愛故,害人亦自害。(18) | 愚以貪自縛,不求度彼岸,貪財為愛欲,害人亦自害。(25) | 355 |
19 | 世容眾妙欲,此欲最味少,若比天上樂,迦哩灑跛拏。 | 天雨七寶,猶欲無厭,樂少苦多,覺之為賢。(21) | 天雨七寶,欲猶無厭,樂少苦多,覺者為賢。〈33利養品〉(3) | 186 |
20 | 眾山盡為金,猶如鐵圍山,此猶無厭足,正覺盡能知。 | 眾山盡為金,猶如鐵圍山,此猶無厭足,正覺盡能知。(23) | ||
21 | 世間苦果報,皆因於貪欲,智者善調伏,應依此中學。 | 不觀苦原本,愛生焉能別?解知世愛刺,進意修學戒。(24)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