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T210 Chapter 28 (T04.569a)《法句經》〈28 道行品〉

《法句經》〈28 道行品〉 (T04.569a)

偈次

《法句經》(T210)

28 道行品〉28

《出曜經》(T212)

13 道品〉20

巴利《法句經》

20 道品〉17, 273-289

1

八直最上道,四諦為法迹,不婬行之尊,施燈必得眼。

八直最正道,四諦為法迹,是道名無為,以錠滅愛冥。(1)

道為八直妙,聖諦四句上,無欲法之最,明眼二足尊。(4)

八正道是最殊勝的道,四諦是最殊勝的真諦,無欲是最殊勝的法,二足之中的具眼者最殊勝。(273)

2

是道無復畏,見淨乃度世,此能壞魔兵,力行滅邪苦。

是道無有餘,見諦之所淨,趣向滅眾苦,此能壞魔兵。(11)

只有此道能達到清淨的知見,別無其他道;你們必需進入此道,此道能困惑魔羅(274)

3

我已開正道,為大現異明,已聞當自行,行乃解邪縛。

 此道為究竟,此道無有上,向得能究源,禪定是縛魔。7 戒品〉(20)

你必須自行努力(修道),如來只是解說者,修禪而進入此道者,能解脫魔羅的束縛。(276)

4

生死非常苦,能觀見為慧,欲離一切苦,行道一切除。(4)

知眾行苦,是為慧見,罷厭世苦,從是道除。(20)

一切眾行苦,如慧之所見,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6)

當他以智慧見到『諸行是苦』時,則他於苦厭離,這就是清淨之道。(278)

5

生死非常空,能觀見為慧,欲離一切苦,但當勤行道。(5)

知眾行空,是為慧見,罷厭世苦,從是道除。(19)

一切眾行空,如慧之所見,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7)

 

6

起時當即起,莫如愚覆淵,與墮無瞻聚,計罷不進道。

應起而不起,恃力不精懃,自陷人形卑,懈怠不解慧。〈32 心意品〉(22)

怠惰的人在該精勤努力時不努力,在年輕力壯時怠惰,意志消沉而懶散,他將無法以智慧找到正道。(280)

7

念應念則正,念不應則邪,慧而不起邪,思正道乃成。

 

 

8

慎言守意正,身不善不行,如是三行除,佛說是得道。

護口意清淨,身終不為惡,能淨此三者,便逮仙人道。8 學品〉(12)

應守護言語且調御自己的意念,他勿作不善行,他應令三業清淨,他應證得世尊所教導的道。(281)

9

斷樹無伐本,根在猶復生,除根乃無樹,比丘得泥洹。

伐樹勿休,樹生諸惡,斷樹盡株,比丘滅度。〈32 愛欲品〉(31)

斷林勿斷樹,林中多生懼,斷林滅林名,無林謂比丘。〈19 華品〉(3)

你們需砍除叢林,不要()砍一棵樹,怖畏從此欲望叢林產生,諸比丘!斷盡了欲望叢林之後,就達到涅槃。(283)

10

不能斷樹,親戚相戀,貪意自縛,如犢慕乳。

夫不伐樹,少多餘親,心繫於此,如犢求母。〈32 愛欲品〉(32)

未斷林頃,增人縛著,心縛無解,如犢戀母。〈19 華品〉(4)

只要人對親戚的欲望未被砍除,即使是僅有些微的一些欲望,他就有同樣的心執著,就像小牛(繫念)在牛母處吃奶。(284)

11

能斷意本,生死無彊,是為近道,疾得泥洹。

 

 

12

貪婬致老,瞋恚致病,愚癡致死,除三得道。

 

 

13

釋前解後,脫中度彼,一切念滅,無復老死。

捨前捨後,捨間越有,一切盡捨,不受生老。〈30雙要品〉(44)

預先地放開,事後地放開,中間地放開,當你渡到諸有彼岸,心解脫一切,你將不再有老死。(348)

14

人營妻子,不觀病法,死命卒至,如水湍驟。

 生子歡豫,愛染不離,醉遇暴河,溺沒形命。〈1 無常品〉(37)

死王帶走那個欣喜有子有牛、有繫著心的人,如同洪水帶走沉睡中的村落。(287)

15

父子不救,餘親何望?命盡怙親,如盲守燈。

 

 

16

慧解是意,可修經戒,勤行度世,一切除苦。

 智者學牢固,於諸禁戒律,直趣泥洹路,速得至滅度。7 戒品〉(15)

了解此一道理之後,守護戒的智者應迅速清淨導向涅槃的道路。(289)

17

遠離諸淵,如風却雲,已滅思想,是為知見。

慧離諸淵,如風却雲,已滅思想,是為慧見。(2)

 

18

智為世長,惔樂無為,知受正教,生死得盡。

智為世長,惔樂無為,智受正教,生老死盡。(3)

 

19

生死非常空,能觀見為慧,欲離一切苦,但當勤行道。(5)

知眾行空,是為慧見,罷厭世苦,從是道除。

一切眾行空,如慧之所見,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7)

 

20

生死非常苦,能觀見為慧,欲離一切苦,行道一切除。(4)

知眾行苦,是為慧見,罷厭世苦,從是道除。

一切眾行苦,如慧之所見,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6)

 

當他以智慧見到『諸行是苦』時,則他於苦厭離,這就是清淨之道。(278)

21

眾行非身,是為慧見,罷厭世苦,從是道除。

一切行無我,如慧之所見,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8)

當他以智慧見到『諸法無我』時,則他於苦厭離,這就是清淨之道。(279)

22

吾語汝法,愛箭為射,宜以自勗,受如來言。

吾已說道,愛箭為射,宜以自勗,受如來言。(9)

進入此道,你將能到達苦的盡頭(滅盡眾苦)了解如何拔去愛箭,這是我所教導的法。(275) 你們必須自行努力,如來只是教導者,已進入(此道)的禪修者將解脫魔羅的束縛。(276)

23

吾為都以滅,往來生死盡,非一情以解,所演為道眼。

究竟道清淨,已盡生死源,辯才無邊界,明見宣說道。(14)

 

24

駛流澍于海,翻水漾疾滿,故為智者說,可趣服甘露。

駛流澍于海,翻水羨疾滿,故為智說道,可趣服甘露。(15)

 

25

前未聞法輪,轉為哀眾生,於是奉事者,禮之度三有。

前未聞法輪,轉為哀眾生,於是奉事者,禮之度三有。(16)

 

26

三念可念善,三亦難不善,從念而有行,滅之為正斷。

三念可念善,三念當離惡,從念而有行,滅之為正斷。(17)

 

27

三定為轉念,棄猗行無量,得三三窟除,解結可應念。

三觀為轉念,逮獲無上道,得三除三窟,無量修念待。(18)

 

28

知以戒禁惡,思惟慧樂念,已知世成敗,息意一切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