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法句經》(Dhammapada) 〈3 Citta 心意品〉33-43頌 |
《法句經》(T210) 〈11 心意品〉12頌 |
《出曜經》(T212) 〈32 心意品〉46頌 |
《法集要頌經》(T213) 〈31 護心品〉45頌 |
智者調直顫抖、不穩定、難護、難調御(難禁)的心,像製箭者調直他的箭一樣。(33) |
1 |
智者能自正,猶匠搦箭直,有恚則知恚,有恚知有恚。(9) |
智者能自正,如匠搦箭直,有恚則知恚,有恚知有恚。(9) |
就像從水中被丟擲到乾燥陸地的魚不斷顫動(以求生)一樣,心也顫動著以求脫離魔羅的領域。(34) |
------ |
如魚在旱地,以離於深淵,心識極惶懅,魔眾而奔馳。(2) |
如魚在旱地,以離於深淵,心識極惶懼,魔眾而奔馳。(2) |
難以調御、善變、隨欲游移的心,能調御此心極佳,調御此心能帶來快樂幸福。(35) |
2 |
輕難護持,為欲所居,降心為善,以降便安。(1) |
心輕難調伏,為欲所居懷,降心則為善,以降便輕安。(1) |
微細、難見、隨欲游移的心,智者!你們應護衛此心,調御此心能帶來快樂幸福。(36) |
3 |
|
|
|
|
我今論此心,無牢不可見,我今欲訓誨,慎莫生瑕隙。(4) |
今我論此心,無堅不可見,我今欲訓誨,慎莫生瑕隟。(4) |
心遠逝、獨行、無形體、住於洞窟,將調御此心的人,他們能解脫魔羅的繫縛。(37) |
4 |
遠逝獨遊,隱藏無形,難降能降,是謂梵志。〈34 梵志品〉(56) |
遠逝獨遊行,隱藏無形影,難降能自調,是名為梵志。〈33 梵志品〉(55) |
心無住息的人、不了解正法的人、信心不堅定的人,他們無法成就圓滿的智慧。(38) |
5 |
心無住息,亦不知法,迷於世事,無有正智。(18) |
心不住止息,亦不知善法,迷於出世事,無有正知見。(17) |
心無貪欲的人,心無困惑的人,已捨棄「罪與福」的人,保持醒悟的人,這樣的人沒有怖畏恐懼。(39) |
6 |
人不損其心,亦不毀其意,以善永滅惡,不憂墮惡道。(6) 念無適止,不絕無邊,福能遏惡,覺者為賢。〈32 心意品〉(15) |
人不損其心,亦不毀其意,以善永滅惡,不憂隨惡道。〈28 罪障品〉(6) |
已知此身如陶瓶,已建立心如(守)城,你們應以智慧與魔羅作戰,你應善護戰勝(魔羅)的成果,你應成為毫無繫著。(40) |
((12)) |
觀身如空瓶,安心如立城,以叡與魔戰,守勝勿復失。(25) |
觀身如空瓶,安心如丘城,以慧與魔戰,守勝勿復失。(24) |
啊!這個身體不久將躺在地上,被棄置於地、沒有意識,像一塊無用的木頭。(41) |
9 |
是身不久,還歸於地,神識已離,骨幹獨存。〈1 無常品〉(33) |
四大聚集身,無常詎久留,地種散壞時,神識空何用? (35) |
仇敵對仇敵、冤家對冤家所作的事,向於邪惡的心對他所做的(傷害)比那更嚴重。(42) |
------ |
------ |
------ |
導向正(法)的心所能替他作的(事)更為佳善,不是父母或其他親戚能替他作的事所能相比。(43) |
11 |
是意自造,非父母為,除邪就定,為福勿迴。(10) |
是意皆自造,非干父母為,除邪就正定,為福勿洄澓。(10) |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Pali Dhammapada 3 Citta Vagga (33-43) 巴利《法句經》〈3 Citta 心意品〉
Pali Dhammapada 3 Citta Vagga (33-43) 巴利《法句經》〈3 Citta 心意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