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巴利《法句經》100-115 〈8 千品 Sahassavaggo〉
----------
Yo ca gāthā sataṃ bhāse, anatthapadasaṃhitā;
Ekaṃ dhammapadaṃ seyyo, yaṃ sutvā upasammati. (102)
若有人能說百首偈頌而不具意義,
不如一句聽聞之後能導致寂靜的法句。(102)
-----------
此首偈頌為一句「比較句」(敘述比較的句子),基本上的句型為「A seyyo hoti yaṃ B (A 比 B 佳、好)」,此一偈頌的 A 為「Ekaṃ dhammapadaṃ 一句法句」(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較好的」(形容詞,單數),句子中的 B 為「Yo ca gāthā sataṃ bhāse, anatthapadasaṃhitā」。「yo」為「關係代名詞 who,這樣的人」,「ce 如果」,「bhāse 能說,第三人稱單數,祈使句 optative」,「gāthā sataṃ 百首偈頌」。「anatthapadasaṃhitā」為「anattha 無意義的 -pada 句 - saṃhitā 具有」,此字可以解釋作「具無意義的語句或詩句」。「gāthā」的音譯作「伽他」、「偈陀」,「偈頌」為「音、義並舉」。如「禪定」,「禪 jhāna」是「音」,「定」是字義。「偈頌」的「偈」是「音」,「頌」是字義。「懺悔」,「懺 kṣama(梵)」是「音」,「悔」是字義。。但是「saṃhitā」也有可能是「小冊子、詩集」。將「saṃhitā」作「具有」解釋時,第一句就成為「如果有人能說千首偈頌而不具意義,不如一句義句」。
最後是主詞「Ekaṃ gāthāpadaṃ 一首偈頌、一句詩句」的形容詞子句「yaṃ sutvā upasammati」。「yaṃ」為「關係代名詞,受格」,代表前面的主詞「偈頌」,「sutvā 已經聽了之後 having heard」(動名詞);動詞為「upasammati 寂靜、寂止」(第三人稱,單數)。
-----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
解一法句,行可得道。」(CBETA, T04, no. 210, p. 564, b21-22)。
《法集要頌經》卷3〈廣說品 24〉:
「雖說百伽陀,句義不周正,
不如解一句,聞乃得解脫。」(CBETA, T04, no. 213, p. 789, a14-15)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4 教說品〉,此偈頌為 Uv 24.2。
-----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雖誦百句偈,若無意義者,
不如一句偈,聞而得寂靜。」(CBETA, N26, no. 9, p. 23, a10 // PTS. Dhp. 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