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7日 星期六

新譯巴利《法句經》及句型解析:116〈9 惡品〉(116-128)



 116 巴利《法句經》116-128 〈9 惡品 Pāpavaggo〉

----------
Abhittharetha kalyāṇe, pāpā cittaṃ nivāraye;
Dandhañhi karoto puññaṃ, pāpasmiṃ ramatī mano. (116)
你們應速作善行,你應防止心向惡,
懈怠行善的人,他的心喜樂於惡。(116)
-------------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1. 「abhittharetha kalyāṇe」,主詞為「tumhe 你們」(代名詞,主詞,複數,省略);動詞為「abhittharetha, abhittaretha 你們應迅速」(第二人稱複數現在式,祈使態 opt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abhittharati);此一動詞有一副詞「kalyāṇe 於善行、於善」。此句為「你們應速作善行」。
  2. 「pāpā cittaṃ nivāraye」,主詞為「tvaṃ 你」(代名詞,主詞,單數,省略);動詞為「nivāraye 應防護」(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祈使態 opt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nivāreti);受詞為「cittaṃ 心」,「pāpā 從惡」(從格 ablative)。此句為「你應防制心向惡」。
  3. 「Dandhañhi karoto puññaṃ, pāpasmiṃ ramatī mano」。主詞為「karoto mano 行為者的心」(單數);動詞為「ramatī 快樂、喜樂」(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應為 ramati ,可能因須符合詩韻而改作「長母音 ramatī」);副詞為「pāpasmiṃ 於惡」(位格 locative)。「dandhaṃ puññaṃ」用以形容「karoto 行為者」,意為「遲延善行」。此句為「遲延行善者的心樂於向惡」。
-----
《法句經》卷1〈惡行品 17〉:
「見善不從,反隨惡心, 
 求福不正,反樂邪婬。」(CBETA, T04, no. 210, p. 564, c21-22)。
《出曜經》卷25〈惡行品 29〉:
「先當制善心,攝持惡根本,
 由是興福業,心由樂於惡。」(CBETA, T04, no. 212, p. 745, c11-12)
《法集要頌經》卷3〈罪障品 28〉:
「先當制善心,攝持惡根本,
 由是興福業,心由樂於惡。」(CBETA, T04, no. 213, p. 792, c2-3)。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8 惡品〉,Uv 28.23。
-----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應急速為善,遠離罪惡心,
懈怠作善者,其心則喜惡。」(CBETA, N26, no. 9, p. 25, a3 // PTS. Dhp. 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